國禮·岳西翠蘭是安徽翠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檔綠茶。2010年9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親手將其贈給來我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先生。
國禮·岳西翠蘭茶藝追求“靜、清、雅、韻”,主要有備器、取火、侯湯、賞茶、潔杯、投茶、潤茶、沖泡、敬茶、品茶、收具等十六道程序。
靜心備器:每一次的茶會都可能是主客間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虔誠、恭敬的心來做準備工作。今天國禮·岳西翠蘭茶藝演示的主茶具是無色透明玻璃杯,輔助茶具有茗爐、水壺、茶荷、茶匙、茶巾、水孟、茶盤等。
鑒泉擇水:“清茗蘊香,籍水而發”,“茶性必發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也十分;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古人早就認識到水質對泡茶的重要性。陸羽《茶經》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以泉水為佳,要選擇清、輕、甘、活的軟水。
取火侯湯:“茶茲于水,水籍乎器,湯成于火”,“活水還須活火煎”,烹泉煮水要用活火。
翠蘭酬賓:今天我們為來賓準備的是剛剛采制的特級岳西翠蘭。
岳西翠蘭是谷雨前后在當地良樹茶樹上,選采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經殺青、整形、初烘、足火等工序精制而成。先用手工或機械殺青、整形,后用炭火烘焙,制作過程十分考究。岳西翠蘭品質的突出特點在“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
岳西翠蘭干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似蘭茶,色澤翠綠。
流云拂月:明代張源《茶錄)云:“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茶是圣潔之物,茶藝器具必須至清至潔。
岳西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云霧彌漫,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精堪獨特的采制工藝,孕育出岳西翠蘭的獨特品質。
佳人入宮:將茶葉置入玉潔冰清的茶杯中。
蘇軾詩云:“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茶品如人品,佳茗似佳人。將茶輕置杯中,如同請佳人輕移蓮步,登堂入室。
泡茶有“三要”,即茶葉量、水溫和沖泡時間。要想泡一杯好茶,茶葉與水的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茶葉與水的比例大致為1:50,即每杯投茶3克,注水150毫升。
松風初鳴:陸羽《茶經》有水三沸之說:“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蘇軾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楊萬里詩云:“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靜聽水聲,如秋風蕭颯,濤聲陣陣。沖泡岳西翠蘭,水溫宜90度左右為宜,即“蟹眼乍起,松風初鳴”之時。
溫潤靈芽:注水入杯少許,潤澤茶葉。溫潤的目的是使茶葉吸水舒展,以便在沖泡時使茶葉內含物質迅速析出,F在,經過溫潤的翠蘭茶葉已散發出幽幽的蘭茶香。
鳳凰三點頭:將水壺由上向下反復提舉三次,三起三落,這一手法被稱之為“鳳凰三點頭”。一是經過三次高低沖瀉,使杯中茶葉在水的沖激下上下翻滾,促使茶葉有效成份迅速析出,使茶湯上下濃度均勻;二是對賓客表示敬意。
三才化育:岳西翠蘭鐘山川之靈秀,擅日月之精華。茶蘊杯中,象征著“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翠蘭茶的精華。
初奉香茗: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F在我們將這一杯杯芬芳馥郁的翠蘭香茗獻給佳賓。
聞香觀色:品茶須從色、香、味、形入手。岳西翠蘭茶湯色碧綠明亮,清香高而持久。清幽的茶香隨著裊裊熱氣縷縷飛出,令人心曠神怡。
賞形品味:翠蘭茶沖泡后枝枝立于杯中,如蘭花初放。滋味濃醇鮮爽、回味甘甜;葉底芽葉完整、嫩勻成朵。
趁熱品味茶湯的滋味,細品慢啜,體會茶的醇和、清淡,從淡淡的茶味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和、至真的韻味來。
重酌釅香:第二泡茶香最濃,滋味最佳,要充分體驗甘澤潤喉、齒頰留香、回味無窮的感覺。
品茶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一種文明的熏陶?粗叹G清澈的茶湯,嬌嫩的靈芽,仿佛是聽一曲春天的歌,看一幅春天的畫,讀一首春天的詩,如同置身在一片濃濃的春色里,感受那自然的氣息。
靜悟茶味:靜坐回味,茶趣無窮。
唐人皎然詩云:“一飲滌寐”,“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宋人蘇試詩云:“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茶藝是飲茶的藝術、生活的藝術,也是人生的藝術。
收具禮別:今天,我們的茶藝表演就到此結束。
謝謝!